模拟试卷

2015安徽合肥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模拟题(五)

华图教师网 2017-03-01 15:1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外界干扰。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分钟。

A.2—3 B.3—5 C.10 D.20

2.若儿童言语发育、社会交往出现障碍,而且伴有行为异常,兴趣奇特,往往是( )的症状。

A.口吃 B.缄默症 C.多动症 D.自闭症

3.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许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以下对阶段关键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觉的关键期是3-6岁

B.社会交往关键期是3-4岁

C.掌握概念的关键期是4-5岁

D.亲子关系形成的关键期是0-3岁

4.以下哪本著作的出现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

A.《儿童心理》 B.《教育心理学》 C.《大教学论》 D.《学记》

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指出:幼儿园应建立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 ),不得将晚离幼儿园的幼儿交与无关人员。

A.保障制度 B.交接制度 C.安全制度 D.留守制度

6.以下不属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能力内容的是( )

A.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B.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C.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D.班级管理评价

7.《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这句话是描述幼儿在( )的典型表现之一。

A.科学领域 B.艺术领域 C.社会领域 D.语言领域

8.在组织科学活动“绳子的妙用”过程中,教师问:“绳子有什么用呢?”这是属于( )提问。

A.发散式 B.启发式 C.层叠式 D.概括式

9.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获取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和信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每位幼儿发展的需要,应更多地采用( )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个体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内部评价

10.托幼机构中最为有效而又不损坏玩具的消毒方法是( )

A.用温水肥皂洗涤,再用清水反复漂洗冲净

B.用0.2%的漂白粉溶液浸泡,再用清水反复漂洗冲净

C.用蒸煮的方式

D.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

11.幼儿体育活动量是否适当,教师可通过在活动中和活动后观察幼儿的( )来判断。

A.面色、汗量、视力、动作

B.面色、汗量、呼吸、视力

C.听觉、汗量、呼吸、动作

D.面色、汗量、呼吸、动作

12.幼儿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这是幼儿具有( )的表现。

A.自豪感 B.集体荣誉感 C.归属感 D.认同感

13.教师在讲故事时,经常会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这样做事为了引起幼儿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转移

14.2岁幼儿说出“汽车”一词时,既可能是体现情感的功能,表示“我喜欢汽车”,也可能是表象意动的功能,表示“我想玩汽车”,3岁之后,幼儿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这反映幼儿的语法发展是( )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不完整到完整

D.从情境性到连贯性

15.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中有一条活动目标设计为“幼儿能够说出不同京剧脸谱的颜色、样式的差异,并表达自己所喜欢的京剧脸谱。”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同的目标取向,这条目标属于( )

A.生成目标 B.行为目标 C.认知目标 D.表现目标

16.幼儿在拼搭“秋水广场”喷泉造型时感到困难,便邀请老师一起参与解决。在师幼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搭好了喷泉,大家开心极了。这体现了教室在指导幼儿活动区活动的角色是( )

A.兴趣关注者 B.思考的合作者

C.关系协调者 D.信息导航者

17.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幼儿言语的发展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

18.下面关于儿童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B.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

C.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D.智力发展是知识、技能的基础

19.有助于儿童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可满足儿童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的分组教学方式属于( )

A.同质分组 B.异质分组 C.按兴趣分组 D.按意愿分组

20.小孩看见大人拿一个烟斗抽烟很惊奇,过一会儿,他突然拿起一个木棒当烟斗做出抽烟的样子。这种行为是( )

A.延迟模仿 B.即时模仿 C.表演 D.象征性游戏

21.下列关于幼儿园工作规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B.幼儿膳食费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全部用于幼儿膳食,并每月向家长公布账目

C.幼儿入园前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入园的叙述均正确。

D.幼儿园须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2.( )岁儿童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3 B.4 C.5 D.6

23.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桌子上滚下来,是因为它不愿意待在桌子上,这种判断是按照( )进行的。

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

24.陶行知认为,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是( )

A.3岁以前 B.4岁以前 C.5岁以前 D.6岁以前

25.接送幼儿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 )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满( )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A.13 B.26 C.212 D.31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6.“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儿童发展到三岁,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下面对三岁儿童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强烈的好奇心 B.好模仿

C.出现“第一反抗期” D.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27.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特色是( )

A.弹性计划 B.合作教学 C.档案支持 D.小组工作

28.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的基本特征是( )

A.有精明的处理事务的才干

B.有德行和勇敢精神

C.具有文雅风度

D.具有较高的地位

29.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 )

A.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 B.家庭生活气氛

C.幼儿园的园风 D.社会风气

30.关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

B.智力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

C.美国布鲁纳提出的

D.共有七项智能

31.格赛尔通过大量观察,提出儿童行为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发展方向原则 B.机能对称原则

C.自我调节原则 D.相互交织原则

3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A.涂鸦期 B.象征期 C.写实期 D.定型期

33.1.5岁-2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 )

A.儿童语言发展最为自由的阶段

B.儿童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C.此时期不会出现“语言爆炸现象”

D.此时期会出现“语言爆炸现象”

34.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室里为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而创设的环境一般有( )

A.科学活动室 B.自然角 C.天然水池 D.沙坑

35.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读书的经验,包括( )

A.早期识字经验 B.早期阅读经验

C.早期书写经验 D.早期兴趣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36.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7.创造性游戏

38.手眼协调

39.儿童观

40.气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4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42.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43.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44.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0分)

45.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请结合案例,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六、活动设计题(本题共1题,共14分)

46.请根据下面的内容设计一个小班的教学活动。

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小松鼠给妈妈准备了礼物,甜甜的糖、甜甜的巧克力蛋糕。妈妈收下礼物,甜甜地笑着说:“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明天,我们去给妈妈的妈妈送礼物好吗?”妈妈的妈妈?哦,小松鼠明白了,妈妈的妈妈就是外婆呀!

第二天,妈妈和小松鼠一起去外婆家。小松鼠看着妈妈提着的篮子,问:“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呀?外婆也会甜甜地笑,也会甜到心里去吗?”

到了外婆家,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甜甜的东西,小松鼠想:外婆已经有了那么多甜甜的东西,送什么礼物才能让外婆甜甜地笑,甜到心里去呢?

妈妈拿出一条长长软软的围巾给外婆围上,外婆甜甜地笑起来。小松鼠忽然想到外婆最喜欢自己的吻,他贴着外婆的脸给了她一个甜甜的吻。外婆搂着小松鼠说:“你们的礼物甜蜜蜜的,甜到我心里去了!”

要求:(1)从日常生活和幼儿经验引发教学内容;

(2)运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3)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解析】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但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外界干扰。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5-6岁幼儿可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

2.D

【解析】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典型的儿童自闭症的主要表现有:言语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行为异常,兴趣奇特;还有感知障碍、癫痫发作等。口吃表现为正常的语言节奏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儿童缄默症可分全缄默和场面缄默两种:全缄默患儿在任何状态下都一言不发,对他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胆小,焦虑,言语发育迟缓,经常做刻板、重复的动作。场面缄默则是儿童在特定的场面或人物面前出现无言症状。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

3.C

【解析】视觉发展关键期是0-3岁,社会交往关键期是3-5岁,亲子关系形成的关键期是刚出生的几天。掌握概念的关键期是4-5岁,故选项C正确。

视觉训练方法:

(1)在墙上贴上一些画,指给他看,并且告诉他画的名称和内容;

(2)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反射成七色光映到墙上,指给他看;

(3)带宝宝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以扩大他的视野,开阔他的眼界;

(4)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制小猫、小狗等,时常移动玩具刺激他的视觉。

4.A

【解析】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起。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则从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起,因为这在心理学史上是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科学著作。故选项A正确。

5.B

【解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建立幼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幼儿园的幼儿交与无关人员。故选项B正确。

6.D

【解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容包括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激励与评价、环境的创设利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但不包括班级管理与评价。故选项D正确。

7.B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是描述小班幼儿在艺术领域中的“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目标的典型表现之一。故选项B正确。如下表:

3~4岁4~5岁5~6岁

1.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1.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2.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1.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2.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8.A

【解析】发散式提问是一种具有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提问。这种提问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题干中的问题就属于发散式提问。

幼儿园中教师提问的种类:

(1)发散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没有明确固定的标准答案或有多种正确的答案,幼儿可根据想象并结合自身经历,自由来回答。

(2)探究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某一问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或经验进行自由的探讨,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理解式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某一情景提出问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4)概括式提问,是指教师要求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自己得出某一结论,通常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进行的。

(5)移情式提问,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幼儿暂时抛开自己的角色和身份,站在其他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9.A

【解析】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价,进而影响学习过程,具有动态性、信息大、范围广等特点。它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有效消息,把握活动状况、幼儿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根据题干内容分析,A项符合题意。

10.D

【解析】在无人的情况下定期消毒1-2次,每次作用时间60分钟左右,是最为有效而又不损坏玩具的消毒方法,故选项D正确。

11.D

【解析】《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中指出,在幼儿进行体格锻炼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面色、精神状态呼吸、出汗量和儿童对锻炼的反应,若有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锻炼。运动后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食欲、睡眠等状态。故选项D正确。

12.C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是对大班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的具体要求之一。故选项C正确。

13.A

【解析】事先没有预订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老师在讲故事时,经常会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这样做增强了刺激物的特点,是为了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14.A

【解析】幼儿早期的语言功能有表达情感、意动(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意愿)和指物三个方面。最初,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以后才逐渐分化。题干所述现象表明幼儿语法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的特点。故选项A正确。

15.B

【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主要有: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行为所发生的变化,目标设计中关注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题中所表述的目标属于行为目标。故选项B 正确。

16.B

【解析】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要求教师不仅是幼儿活动的指引者、关系的协调者,更是幼儿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题干所述即体现了教师扮演思考的合作者的角色。故选项B正确。

17.B

【解析】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的言语相联系的。在掌握了有关的词后,儿童开始知道了自己的身体的各部分,然后发展到会像其他人那样叫自己的名字。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遇到别人也叫相同的名字时就会感到困惑。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别人动自己的东西。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较为准确地使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因此,答案为B。

18.D

【解析】知识、技能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与浅薄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故选项D说法是错误的。

19.B

【解析】异质分组就是把家庭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别、智力、性格、个性等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即混合小组。同质分组即是将上述因素相同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即等级分组。由此可知,可满足儿童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的分组教学方式属于异质分组。

20.A

【解析】延迟模仿(deferred imitation)是皮亚杰关于表征发展的观点中所提到的,是指对一段时间之前出现的他人行为进行模仿。要想完成延迟模仿,个体必须形成对动作的心理表征并把它储存起来,以便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提取出来并将其再现。题干中小孩是过来一会在模仿的,故属于延迟模仿,选项A正确。

21.D

【解析】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第十条、第四十六条规定,选项ABC的叙述均正确。而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八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幼儿为主的幼儿园,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故选项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幼儿正确辨别颜色的百分率会因年龄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有差异。3岁幼儿能认清基本颜色,但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如蓝和天蓝,红和粉红。4岁后,儿童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异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故选项B正确。

23.B

【解析】生活的逻辑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而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属于“前逻辑思维”。幼儿判断物体的“动”“静”喜好就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的。故选项B正确。

24.D

【解析】陶行知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故选项D正确。

25.D

【解析】根据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满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6.ABC

【解析】三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好模仿、社会性得到发展、出现了“第一反抗期”等,故选项ABC正确。

27.ABCD

【解析】瑞吉欧的课程与教学主要是以方案活动的方式展开的。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其特色在于:弹性计划、合作教学、档案支持、小组工作、深入研究、图像语言。故选项ABCD均正确。

28.ABC

【解析】绅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各种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即绅士。洛克提出绅士应当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这反映了英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对精英人才的需求,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教育理想,也成为当时公学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绅士教育"的主题思想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故选项ABC正确。

29.ABCD

【解析】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生活方式与习惯、生活情趣、生活内容、交往关系等),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托幼园的园风,直接教育之的品德修养等等,故选项ABCD正确。

30.AB

【解析】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测量他各方面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故选项AB正确。

31.ACD

【解析】格赛尔经过大量的观察,提出儿童行为发展的基本原则:(1)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原则,即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2)相互交织的原则。(3)技能不对称的原则。格赛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5)自我调节的原则,故选项ACD正确。

32.ABCD

【解析】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

第一涂鸦期(1-2岁)。波形图,从左下方向向右上方重复弧线,画着不同方向的曲线和直线;圆形图,顺时针方向画圆圈。

第二象征期(2-3岁)。普遍性的象征阶段,圆圈可代表物,又可代表人;类别性的象征阶段,以一种图形代表一类事物;个别性的象征阶段,能表现事物的“我”。

第三定型期(3-7岁)。其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侧面、从呆板到有生气,并有时间、空间观念,懂得构图,也懂得用画来分辨性别与年龄,还能用语言来解释自己的画。

第四写实期(7岁以后)。能以绘画技术反映客观现实。

33.BD

【解析】1.5岁-2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此时期会出现“语言爆炸现象”。故选项BD正确。

34.AB

【解析】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又称为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科学活动室(桌)、自然角或活动室的区角等设施内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故选项AB选项正确。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每个幼儿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运用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在自然角和科学发现室内进行。幼儿以个别活动为主,或三两人自愿组合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幼儿的自由度较大。

35.ABC

【解析】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过程,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类型。这类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书面语言的兴趣,使幼儿初步了解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掌握书面语言的重要性,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并且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提高他们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水平,为他们将来正式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与其他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相比较,早期阅读活动主要为幼儿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故选项ABC正确。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36.参考答案: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中与一定阶段的年龄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7.参考答案: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这类游戏是幼儿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不受外显规则的约束。

38.参考答案:

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手眼协调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39.参考答案: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40.参考答案: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大小)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41.参考答案: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4)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攻击性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攻击性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42.参考答案: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可以利用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43.参考答案: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44.参考答案:

(1)遵守幼儿园的安全制度

(2)遵守交通规则

(3)懂得生活中潜在的危险

(4)教给儿童自救的粗浅知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7分,共14分)

45.参考答案: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表情的社会化、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幼儿晚期情绪比较稳定,情境、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措施:

(1)成人的情绪自控

(2)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4)帮助孩子控制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六、活动设计题(本题共1题,共14分)

46.参考答案:

活动名称:《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亲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

3.从小培养幼儿关爱别人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长围巾、记录纸、挂图

二、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早上是谁送你们来幼儿园的?

幼:妈妈、爸爸、奶奶、外婆。

师:不管是谁送我们来,以后我们都要记得说谢谢,谢谢他们抽时间送我们上学,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谁?

师:(出示小松鼠玩具)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关小松鼠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刚才有小朋友说了是妈妈送她来上学的,那你们知道妈妈的妈妈是谁吗?

(引导幼儿说出妈妈的妈妈是外婆)你们猜一猜小松鼠要给妈妈的妈妈送的甜蜜是什么呢?

幼:礼物、糖果、玩具等等(教师用简笔画将孩子的回答做好记录,如,巧克力、衣服、花、水果、棒棒糖等)

2.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要求幼儿认真听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东西,老师已经帮你们记下来了,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看看小松鼠给她的外婆送的甜蜜是什么,看谁听得最仔细,听完后告诉老师。

听完故事后,请幼儿回答问题“小松鼠给妈妈送的什么礼物?给妈妈的妈妈送的什么礼物,对答对的幼儿进行表扬。

3.利用挂图,老师又表情地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刚才的故事,鼓励幼儿动脑回忆,引导幼儿感受甜蜜也是一种亲情。

(1)边讲述边提问幼儿“小松鼠给妈妈送了什么礼物,妈妈觉得心里甜甜的”、“妈妈给外婆送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样?”(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长围巾),小松鼠要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教师讲述故事时速度放慢,注意语气语调等方式来建立味觉的甜与情感体验的“甜”之间的联系。

(2)提问“小松鼠没有送给外婆糖、巧克力这些甜甜的礼物,外婆为什么还那么高兴?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做出小结:拥抱、亲吻、关怀、一句甜蜜的话都是表达对亲人的爱。

(3)我们不仅仅向亲人表达爱,也可以向朋友表达,现在请大家对你身边小朋友表达一下你们的爱。

4.拓展、迁移经验,鼓励幼儿把甜甜蜜蜜的爱送给更多的人。

(1)老师拥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好幸福啊!你们可以送给老师什么样的甜甜的爱呢?(鼓励幼儿给老师送甜蜜的礼物)

(2)说一说:甜甜的爱还可以送给谁?送给他们什么样的甜甜的爱?(鼓励幼儿回家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3)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和老师一起表演故事,老师扮演外婆,和孩子一起学说故事中对话。

关注公众号

温馨提示:若文中所含附件无法正常预览或下载,建议使用其他浏览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