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涉及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总量和频次、不得随意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培训活动……
日前,北京市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正式公布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明确列出16条教师减负事项。
减负清单公布后,引发中小学教师及社会广泛热议。
一些教师表示,希望能让校园回归平静,还给老师一张宁静的讲桌教师减负清单的出台会对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推进减负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精神减负”。
教师有话说
减负清单 帮助教师“划重点”
吴小霞(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
近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正式公布,清单简单明了地列出了16条减轻教师负担的事项,条条都接地气,项项皆是为教师的未来工作“划重点”。
一线教师,往往被诸多与教学无关的事项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首先,各类创建活动和督导检查活动,占用了学校的大量资源,也消耗了不少一线教师甚至是学生的精力。
其次,微信、QQ等工作群的过度使用,让广大教师忙于打卡、接龙、上传工作截图、照片等,工作群、家长群的维护和没有时间边界的沟通负担,也让一线教师苦不堪言。
而若是班主任老师,除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维护各类素质评价、实践活动等平台,督促学生提交各个平台上的非课程化任务。作为一线教师,我想以上皆是我们迫切想要减轻的负担。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的公布,无疑是给中小学教师筑起了一道防护墙,让教师得以回归教育的本质,更安心于教书育人的工作,必将对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王郁(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一直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在为“学生减负”而努力工作,如今,北京市下发“教师减负清单”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社会让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切实举措,可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既有底气也有信心了。
“教师减负清单”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作为特殊职业,教师承担一定社会性事务,履行公民职责是必要的,但过多冗杂的非教学安排势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挤占更多教育教学的时间。
减负政策的颁布,将原本属于用来教育教学的时间归还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在专业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享受因此带来的职业成就感。
“教师减负清单”体现了让专业人办专业事的理念。
教师的职业属性是组织教育教学,尤其是最近几年,教育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也需要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等方面有所转变。
为教师减负,可以让一线教师能够安安静静研究教学,踏踏实实开展教育工作,反思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创新完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教师减负不仅仅满足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需要,也适应了高效社会的变革发展规律,具体落实执行情况值得期待。
代表委员有话说
“精神减负”是教师最大的期盼
“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责任边界过于模糊,导致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存在过度的期盼,这无形中也给教师以巨大的精神压力。
因此‘精神减负’也是教师最大的期盼。”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教师吴小霞说。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认为,教师减负,还要重视教师的心理负担。
根据调研,教师的心理负担来源,首先,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的成绩压力,特别是中学教师、毕业年级教师,面对学生的毕业升学等问题,提高学生的成绩分数是主要压力。
其次,是学生安全带来的压力。眼下,家长和社会对于学生安全的过度关注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最后,是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面对一些有不良学习习惯,或者行为偏差的学生,教师不敢管,或掌握不好方法方式,把握不好分寸,也会给教师带来心理方面的压力,造成焦虑。
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五十中学校长张威认为,减负应该减掉形式大于内容的工作,坚持内容大于形式的学习。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在为教师规划培训活动时,应当深入思考如何让教师参与学习之后有获得感。
首先,在规划培训工作时,要采用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把握好学习的密度、厚度、高度和节奏,让每一次培训之间环环相扣。
其次,在设置培训主题时,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本校教师的现实需求。
第三,在培训之后应当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在课堂主阵地上开展实践,将培训与工作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工作的增效“减负”。
清单落地实施、从纸面走向现实,才是真正有意义。
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主动对额外的负担说不,防止教师的减负流于形式;
也需要各级行政部门从行动上为教育保驾护航,防止减负清单以外的任务重新加载在教师身上。
专家观点
维护教学自主权是教师减负的关键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出台的教师减负方案,主要从行政部门这个角度强调了减轻负担的做法,针对的内容、对象,以及解决方式,都聚焦在行政措施上。
因为教师的很多负担,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或是教育部门以外的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减轻来自行政部门的负担对教师减负将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前几年,我们在进行教师负担调研时,有一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个措施值得借鉴。
凡是涉及到学校的工作,所有的行政部门必须与教育部门对口,需要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再联系学校,以这种方法减少对学校的要求。
总体来看,教师过重的负担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是评价。
现实中,评价还存在老师和老师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攀比和竞争,这也会对教师产生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减负还是要解决评价的问题。
教师减负从深层次来理解,就是看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维护,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当教师的自主权得到比较好的维护的时候,教师的负担就会轻下来,因为他可以自主地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
当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受到侵害或者得不到保障的时候,那么,教师必然会降格为一个工具化的人。
各种日常的忙碌所带来的压力,让教师难以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内容,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也很难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压力问题,需要进一步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