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在全国教师招聘考试当中主要是作为客观题备考,包括别称、概念、内涵及其他形式。考试难度中等,主要强调识记,但对于具体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其他概念却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我们这次就来详细说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为各位考生备考提供帮助。
一、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形式(课程内容的构成、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内容/设计的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1.课程计划的内涵
课程计划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被称为学校课程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后学习苏联的教育学,课程计划被称为“教学计划”,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对1988年的小学和初中的“教学计划”根据新的情况做了修改,更名为“课程计划”。1996年高中的教学计划也更名为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某级某类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在我国,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教学时数、学周安排、教学进度等,具体包括:明确某级某类学校的教育目的;列出所开设的各门学科;规定各门学科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个年级的安排顺序;安排其他各项活动,如生产劳动、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等;对学年、学期、假期的时间进行规定和划分。其中,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课程计划虽然不直接规定教学内容,但其主导思想以及它对不同科目的时数规定及开设顺序,事实上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例如,时数多的科目,所学内容就多一些,其重要性也就更被重视;在不同年段开设的科目,其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就要适合特定年龄段的学生水平和特点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做了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的新课程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整个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2.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的关系
课程计划的别称是教学计划,但是不能在内容上将两者等同。课程计划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当前全国课程改革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三级,相应的课程计划也发生变化,由国家规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单一形式,发展为与国家课程并存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的多元形式。因此,课程计划的内涵不仅包括了原教学计划所包含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包括了编排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前称为学科课程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改成教学大纲,后随着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也改为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的规定,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编订的纲要性文件。在我国,课程标准也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一般而言,课程计划中所列的各门学科都应有课程标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及普通高中阶段的各科目除综合实践活动外,都有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既是教学得以进行的最根本的依据,也是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不仅要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还应指出学生经过学习以后应达到的最基本的水平标准。
从课程标准的功能来看,课程标准并不具体给出教学内容,但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基本范围以及学生所要达到的水平。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它要根据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列出更清楚明确的课程目标,为教科书的编写及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基本依据。具体来看,课程标准的功能表现在:①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实施的基本依据;②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具有保障作用、指导作用;③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所列出的课程目标,要多于培养目标而少于教学目标。比培养目标多,意味着要通过课程目标使培养目标具体化;比培养目标少,意味着要给教学足够多的空间,使教学活动成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展开。
一般而言,课程标准要对某学科在某级某类学校的所有课程目标都做出规定。例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或高中阶段的。这有利于统一安排,体现连续性和递进性,使得课程目标体现发展的层次性。
(三)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阐述而形成的文本。这就决定了教科书的编撰者在选择或撰写这种文本时不可能随心所欲,而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
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媒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可能有多样化的教科书,即教科书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当然,既然是在统一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编写的,因而各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基本内容上是相似或相同的。例如,小学语文要求写的常用字,中学英语规定的常用单词,以及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法则,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都必须体现。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一个最重要的要求是准确,不能有科学上的错误。
此外,教科书在呈现形式上也不同于读物,既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论文,也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读物,但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
教科书的构成包括:“目录”;“文本:分编、章、节、目、系统、简明、通俗地叙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事实材料和基本的概念、原理、公式等”;“作业:包括思考题、习题、练习作业、实验作业等”;“图表与附录:图表属于图片、画片一类的,一般附在相应的课文之中,也有一些放在教科书的最前面;属于历史年表、检字表,一般附在教科书的最后,供教师和学生查阅”。
二、考题试炼
1.【多选题】课程计划主要由( )组成。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1.【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计划的内容。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A选项,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B选项,学科顺序指的是先学哪门学科,再学哪门学科。
C选项,课时分配是在学期之前进行的。
D选项,学年编制是教学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包括学期的划分、学周的规定以及学年内上课、劳动、复习、考试、假期各占的时间。
E选项,学周安排是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他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综上所述,ABCDE项正确。
2.【判断题】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
2.【答案】√。本题考查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涉及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因此,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故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