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教师招聘面试《凤阳花鼓》教案

华图教师网 2024-03-26 16:45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对安徽民歌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凤阳花鼓》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衬词的演唱及运用,并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衬词的演唱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片段,并提问: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江苏民歌《茉莉花》,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安徽地区的民歌,顺势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凤阳花鼓》,并提问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非常欢快活泼。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速度是中速的。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wu”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旋律线起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范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切分节奏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切分节奏的强弱规律是“弱强弱”规律,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4.完整演唱谱例。

5.教师引导学生有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得儿铃铛飘一飘”是衬词部分,怎样才能把它唱出欢快的感觉?

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得儿铃铛”是模仿锣鼓的声音,“飘一飘”是模仿跳舞时的景象,唱这一部分的时候要进行强弱处理。

6.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

请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的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感是欢快的。

7.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提问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个别学生主动演唱。

教师总结:情绪应活泼、欢快一些。

8.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教师分发三角铁、手鼓以及铃铛等乐器,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创编活动,选出优秀小组进行表演。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切分节奏强弱规律以及衬词的演唱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地区的民族音乐作品。

四、板书设计

关注公众号

温馨提示:若文中所含附件无法正常预览或下载,建议使用其他浏览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