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题

教育心理学之态度与品德试题解析9

华图教师网 2024-05-17 15:54 浏览量:28

 2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26.在道德两难故事测验中,小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被抓住的话要被惩罚。这表明小明可能处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 )年龄段。

A.9岁之前 B.9—15岁

C.15—20岁 D.20岁以上

27.学生的人生观开始形成,品德出现两极化的阶段是( )。

A.小学阶段 B.学前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2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的儿童的发展特点。故本题选B。

26.A【解析】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他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年人来决定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根据题干,小明认为不应该偷药,因为被抓住的话就要被罚,这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的特点。小明处于前习俗水平,也就是9岁之前。故本题选A。

27.C【解析】学生的人生观开始形成,品德出现两极化的阶段是初中阶段。故本题选C。

关注公众号

温馨提示:若文中所含附件无法正常预览或下载,建议使用其他浏览器打开